资讯

看《典籍里的中国》,读张大可解读《史记》

时间:2021-03-22   浏览:720
 

31.jpg

3月21日晚八点档,《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三期《史记》。融会贯通更多的知识体量和更大的时空跨度,最终确立了以“家国一体”的大一统思想为主题基调,以作者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为核心,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穿梭时空,与20多位同《史记》有关的先贤豪杰会面。

因为《史记》开创性记述,让全球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撒贝宁向先贤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泪目!

节目中,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的代表,向书写青史并名留青史的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现场观众热泪盈眶。《典籍里的中国》从“熟悉度”这一受众优势出发,为《史记》的相关人物举办了一场群贤毕至的“历史盛会”。

图片

节目不仅浓缩《史记》中所涉及的约3000年历史打造一场“英雄会盟”,还将叙事时空延展到《史记》面世之后的2000余年。为向“老年司马迁”介绍《史记》在后世的流传情况,撒贝宁带他遇见将《史记》公之于世的杨恽(司马迁外孙)、续写《史记》的东汉史学家班彪、撰写《汉书》的班固、领衔撰写《隋书》的唐朝名臣魏徵,以及将《史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鲁迅,并沿着时光之河顺流而下来到今天,看当下的人们如何传承《史记》。

司马迁在《史记》中“述往事,思来者”,《典籍里的中国》也希望陪伴更多的观众走进司马迁的心灵世界,了解他因何而写,又是怎样塑造了这样一部鸿篇巨制。


相比已经播出的《尚书》和《天工开物》,《史记》有着更广大的受众基础。正如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所说:“现在《史记》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把家国情怀深深地注入每一个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的血液里。”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那么,目前哪个整理解读《史记》的版本更好呢?在此,我们推荐《典籍里的中国》文化嘉宾张大可教授解读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史记》。

33.jpg图片

《史记》研究学者

张大可

张大可,1940年生,重庆市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典籍里的中国》之《史记》文化嘉宾。张大可先生长期致力于《史记》一书的研究,是当今学术界研究《史记》首屈一指的学者,堪称国内《史记》研究领域的权威。

01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史记》三大特点


1. 权威部门组织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项目由中宣部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该项目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重大出版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2019年)、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2018年)。


2. 众多超重量级专家鼎力支持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由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先生担任主编,并延请德高望重的大家耆宿担当顾问,聘请对各部经典有深入研究的著名学者承担解读和注释工作,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负责审定,先后超过500位传统文化领域资深专家参与。这些保证了该项目系列图书的高规格、高水准、高质量。


3.浓缩精华,体现时代精神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已经有很多个解读版本,但是,张大可先生的解读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百部经典之《史记》是一部普及型的选编本,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修订本为底本,选文二十八篇,五体皆备:计本纪选读五篇、十表序选读四篇、八书选读一篇,以见司马迁专题之长;世家选读四篇、列传选读十四篇,代表《史记》所载各种事件和人物典型形象。附录一篇,《报任安书》,与《太史公自序》为表里之文,可以视为司马迁自传的一部分。全书合计二十九篇。五体分为五部分,每体有一简略说明,介绍《史记》五体结构的义例。选文解读分为注释、旁批、段意、点评四项内容。这样,本书可以说浓缩了《史记》的精华,力求反映《史记》的精神风采,并体现时代精神。

02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鲁迅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十分中肯。《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芝川镇)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卒于昭帝之初(前86年左右),享年约六十岁(从王国维说)。司马迁将《史记》的写作宗旨概括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换言之,《史记》内容博大精深,包括“天、人、古、今”,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自成一家思想体系。《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体大思精的历史著作,同时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传记著作。体大是指《史记》宏大的五体结构,指外在形式;思精是指《史记》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即历史内容和思想内容。


一、宏大的五体结构


《史记》由五体构成:《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历史,创造了纪传体通史。自班固《汉书》以下至《明史》,以及后来的《清史稿》,都承袭了《史记》的体例。


二、《史记》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其一,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通史,奠定了中国史学“成一家之言”的地位


中国史学的产生有悠久的历史。殷商是中国史学的萌芽时期,春秋、战国、秦是中国史学的童年,史籍只是经部的附属。《史记》的问世,改变了这一状况。《史记》是一部真正的历史学著作,它结束了中国史学的童年而走向成熟。由于《史记》的影响和带动,司马迁之后,史籍蓬勃发展。两汉以后,史籍独立成部。


其二,揭示了历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史记》把国家大政、社会生活、学术学问,即古今万物作为史学研究的对象,开创了通史的规模,这种模式、格局遂成为后世史学研究的正宗。


《史记》以人为本位,以人为中心。其本纪、世家、列传,基本上是人传;表是人谱;书是人事、人传。历代正史中的本纪、列传、表基本上都是大端。正史之外的书志体、地方志,也都是以人为本位。


其三,创立了历史编纂的基本方法


司马迁编纂史事成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其二,详变略渐。其三,熔铸改写。


其四,树立了中国史学上的进步历史观


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主体内容可概括为三方面:其一,大一统历史观;其二,发展、进化、变革的历史观;其三,朴素的唯物历史观。


三、《史记》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其一,司马迁是一位语言巨匠,创立了善叙事理的叙述语言。


其二,司马迁是一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倡导的古文运动就是学习司马迁,追步司马迁。


其三,创立传记文学。


其四,传奇人于千秋,创立了塑造典型化历史人物的方法。

03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史记》


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品中,《史记》之树长青,它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珍贵文化遗产。《史记》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发挥了重要的民族凝聚作用。这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使《史记》成为中国人心中很重要的一部典籍。


除了史学和文学上的成就之外,《史记》也是一部“治国之宝典”。


 “治国之宝典”,即指《史记》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则。简括地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建构要与时俱进,不断更化革新。二是,贤人治国,追求君明臣贤。


先说国家建构。《史记》开篇《五帝本纪》阐释国家草创,司马迁展示的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禅让相承,记述的是历史不断进化和国家建构不断完善的历程,表现了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的历史观。《史记》全书生动记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的社会变革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如何避免动乱发生?需要施政者自觉地革故鼎新,自上而下推行更化变革,自强不息。


图片

“通古今之变”,就是要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间社会的发展。国家施政要不断地因时调整,所以《史记》写了许多变革事例,供后人采择。最有名的变法改革,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是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渐进改革,移风易俗,赵国近于称霸,历时二十年。商鞅变法急进改革,除秦旧制,一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功效,使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超级强国。渐进改革有许多保留,但所付成本小,负面影响也小;急进改革彻底清除旧制,见效快,但所付成本大,负面影响也大。两种模式供后世借鉴。


《史记》为后王立法,更深的层面是贤人治国,君要明,臣要贤。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许多明君贤臣的范例。


司马迁笔下的明君,其正面形象有六个方面。其一,帝王无私,要天下为公。其二,帝王成事,要任贤使能。其三,帝王善断,要有领导方法。其四,帝王兼听,要察纳雅言。其五,帝王勤政,要关爱民生。其六,帝王节俭,要珍惜民财。


司马迁笔下的贤臣,正面形象亦有六个方面。其一,居官理民,要为民办事。其二,要依法断案,使天下无冤民。其三,为官要清廉,不与民争利。其四,救民水火,甘冒斧钺。其五,当官要自律,职位是责任。其六,治理积弊,要有智慧,要启迪民智。


司马迁对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是极力颂扬;对暴君昏主、权奸污吏则是无情批判,留下正反两面的典型用以警示后世,合称“惩恶劝善”。七十列传记载的历史人物涵盖士农工商各色人物,惩恶劝善普及全社会。


综上所述,《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名著,自成一家之言。与此同时,《史记》还是一部治国宝典,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传递了一种有利于国治民安、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伦理观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