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 暨中国史传文学与文化研究高端论坛在宝鸡文理学院举办

时间:2022-03-07   浏览:2731
 

1.jpg

12月11日,由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宝鸡文理学院主办,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史传文学与文化研究高端论坛在宝鸡文理学院成功举办。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省内以线下会议为主,省外学者以视频会议方式参会,来自《史记》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100多人汇聚一堂,围绕《史记》与周秦文化、《史记》文本与注释研究、《史记》思想文化研究、《史记》传记人物研究、《史记》文学艺术研究、《史记》史事辨析等等主题进行交流,共同研讨《史记》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研究趋势。多位省内外学者在线发表演讲,与现场学者“屏对屏”分享智慧。

2.jpg

11日上午,在宝鸡文理学院高新校区木铎厅举行大会开幕式。宝鸡文理学院副校长杨子元、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会长张新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兰拉成主持开幕式。

3.jpg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主题发言环节。高益荣、梁中效、李小成、潘铭基、孙尚勇、张建伟、王晓玲等7位学者分别作了题为《秦腔史记戏取材对<史记>接受》、《前四史“汉家”称谓的内涵及意义》、《<史记>中西汉的边疆防务》、《论司马迁对孔子生平之考证》、《是非颇谬于圣人与<史记>的一家之言》、《论两汉文人的北疆书写》、《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史记>文学研究述论》的报告。主题报告内容丰富、视野开阔,获得与会者的好评。

4.jpg

下午进行了分组研讨。与会学者对《史记》版本校勘、篇章人物、语言艺术、思想文化以及《史记》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在学术交流过程中,与会学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既有研究方法的相互交流,也有学术思想的碰撞,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5.jpg

6.jpg

闭幕式上,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秘书长王晓鹃教授汇报了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了一年以来研究会在科学研究、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会长张新科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并且安排了研究会今后的工作,一是明年举办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成立30周年的纪念大会,做好“六个一”工程;二是加强联络,壮大、扩大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队伍。同时指明了学会发展的未来方向,空间上要形成纵横交错的格局。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断推进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的事业向前发展。

7.jpg

历时一天的研讨会热烈、有序、务实,体现了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崇尚实学、提倡学术自由,提倡不同学术思想、学术方法上的兼容并包的研究风格。


张新科会长

在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史传文学与文化研究高端论坛

开幕式上的致辞


8.jpg

尊敬的杨校长、各位与会代表、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聚集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宝鸡,召开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史传文学与文化高层论坛。首先我们对宝鸡文理学院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学校领导重视,从校长到有关部门,克服困难,为办好会议尽心尽力。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为了保证大会顺利进行,做了细致而有效的工作。我们也感谢陕西省社科联对会议的指导,感谢西安盘能动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对会议的支持,感谢各方媒体对会议的关注,感谢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在百忙中出席会议。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外省的学者无法亲自到现场,所以会议筹备组安排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使更多的人参与会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会议的召开。

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挂靠陕西师范大学。在前任会长袁仲一先生、吕培成先生带领下,在一大批老中青会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事业蒸蒸日上。陕西是司马迁的故乡,宣传、研究司马迁是我们研究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韩城年会以来,研究会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我们通过线上的形式召开了会员大会,成立了新一届理事会,为研究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司马故里韩城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祭祀司马迁活动,产生广泛影响。陕西师范大学与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合作进行《史记》数字化的工作,第一期工程已经结项,并开始使用。西北大学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史记研究集成》的十二本纪部分正式出版,得到学界广泛赞誉。陕西师大出版社连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渭南师范学院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开辟专栏,发表多篇有创新意义的论文。研究会会员出版各类《史记》研究著作,在全国有关刊物发表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论文,在学界颇有影响。会员中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多项,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另外,司马迁研究年鉴,司马迁研究网站,以及许多会员不同形式的《史记》讲座,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说明我们的研究会是非常有活力的研究会。

《史记》记载中华民族三千年历史,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有无数的课题需要我们研究。近年来,我们年会每次都提出一个基本主题,如《史记》与汉代文化、《史记》与当代文化建设、《史记》研究与学科建设、《史记》与韩城文化、《史记》研究与“史记学”的建立等,效果良好。今年我们在宝鸡召开年会,大家应该很好利用这个机会,从《史记》文本研究出发,探讨一些前沿性的问题,特别思考一下《史记》与周秦文化的问题。宝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是周秦文化发祥地,被赞誉为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炎帝在这里教民稼穑,开启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周公在这里制礼作乐,创制了《周礼》;西周、先秦均从这里崛起;周人在此创造出青铜器文化,为人类留下了数以万件的国宝;秦人在此还创造了“天下第一文物”的石鼓文化。先秦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发生在这里,如“文王访贤”、“凤鸣岐山”等。我们研究炎帝文化,少不了《史记·五帝本纪》和三家注以及司马贞补写的《史记·三皇本纪》;研究先周文化,研究秦的早期历史,少不了《史记·周本纪》和《秦本纪》以及相关的《鲁周公世家》等,乃至于有关年表和《史记》三家注。举两个例子:

《周本纪》记载,公元前11世纪,在周先祖后稷、公刘之后,最有影响的是古公亶父,他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国家组织。这就是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距今已3000多年。整个周原地区东到今武功,西到今凤翔、宝鸡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

《秦本纪》记载,雍城(宝鸡市今凤翔区),从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秦国在雍城统治长达304年,历经秦19代国君。其中秦穆公在位期间,“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由一个落后的诸侯国,跻身当时最先进的国家行列之中,为以后一统天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雍城是秦国都城中延续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一座都城,是秦国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上面所说的周原和雍城,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2021年10月,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布“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两周时期15个,其中就有宝鸡周原遗址和雍城遗址,这对宝鸡来说是大好事情。

说起宝鸡,《秦本纪》记载秦文公四年(前762年),在千渭之会建城,是宝鸡建城史的开端。关于宝鸡名称的来源,《史记》及其三家注的资料也值得注意。《秦本纪》记载文公“十九年,得陈宝”。《封禅书》记载:“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雊,以一牢祠,命曰陈宝”。《史记》三家注引用其他典籍资料进行解释,这就是宝鸡名称的来源。另外,研究石鼓文、虢国等历史,《史记》及三家注也都是重要的资料依据。因此,希望大家多多思考这些问题。

本次会议的主题还有史传文学研究。《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同时也具有文学特质,是文史结合的典范,开辟了中国传记文学的新纪元,人物形象生动,语言丰富多彩,从传记的思想内容到形式、体制、人物选择、材料选择、艺术手法等方面为中国传记文学树立了榜样,尤其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成为传记写作的基本准则。一部历史著作,如何进入文学领域,如何成为传记经典,并且具有不朽的魅力和生命力,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史记》是古代文化的优秀代表,今天的研究,也要与当代文化建设紧密相连。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史记》研究只有与现实结合,才更具有学术生命力。

各位同仁,本次年会共收到论文50多篇,充分显示出我们研究会的研究实力,特别是许多青年学者加入《史记》研究的行列,是我们的生力军。希望大家以文会友,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同时也期望大家为学会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以丰硕的成果为明年司马迁研究会成立30周年做好准备,也为明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献礼。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张新科会长

在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史传文学与文化研究高端论坛

闭幕式上的讲话



9.jpg

大家好!经过一天紧张而充实的研讨,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史传文学与文化研究高端论坛即将顺利闭幕,我代表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讲几句话。

第一句话就是感谢。感谢承办方宝鸡文理学院为本次大会付出的辛勤劳动,包括会务组的这些学生,为大会做了周密的服务,虽说是寒冬季节,但我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再就是感谢各位参会代表,今年情况很特殊,受疫情影响,能够在这个非常时期来到宝鸡,是对大会最有力的支持。还有线上参加会议的同仁,尤其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潘铭基教授、四川大学的孙尚勇教授、山西大学的张建伟教授,他们的大会发言非常精彩。同时也感谢积极承办下一届年会的陕西理工大学,期待明年我们在汉中相见。

第二点要说的是,刚才凌朝栋副会长的大会总结中有一句话: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规范。研究会的工作,得到陕西省社科联的指导和民政厅的支持。我们研究会每一项活动都是得到批准之后来进行的。包括我们修订章程,收取会费,还有换届大会,等等,都得到上面的批准。此次年会的组织,也十分规范。今天会议整整召开了一天,没有缺少任何必要的环节。我们每一次年会,都由秘书长把年会一年来的工作做一个系统的总结,这都是年会必备的一些程序,我觉得这个规范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要说的是,本次会议内容上非常丰富,刚才三个小组的代表作了分组研讨汇报,后来凌朝栋副会长也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总结,所以我们这一次会议开得很成功。

现在我主要谈一下今后的工作安排。可以说这次会议之后我们面临的任务,非常的艰巨。我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今后的工作,第一个是明年举办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成立30周年的纪念大会。三十而立,一个研究会走了30年的路,到底怎么样,需要有一个总结,所以昨天晚上理事会做了一些讨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纪念。我综合大家的想法,提出来请大家在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做一些准备工作。昨天梁中效老师提出“五个一”工程,我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些补充。第一个,出版一套论文集。这套论文集主要是2015年换届之后研究会连续几年年会的论文集。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我们计划赶在明年研究会成立30周年的时候出版。第二,举办一次纪念会。这个已经很明确了,准备明年在陕西理工大学举办。第三,编辑一本纪念册。就是把我们研究会30年来走过的路做一个系统总结,其中包括有照片、相关的获奖证书、组织机构构成,等等。第四,整理一份大事记。30年来研究会有哪些大的事情,需要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以编年的形式展现出来。第五,编印一本纪念文集。征集一些回忆录,访谈一些老前辈,回顾研究会的成绩等等。前一阵我们在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微信群里边转发了第一任秘书长徐兴海老师所写的一篇文章,后来学会微信公众号也推送了——《我与韩城结缘》,那篇文章实际上对研究会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第六,制作一个专题片。这个专题片必须是建立在以上五项工作的基础之上,前面的那些工作都完成后这个专题片才好做,不然的话专题片如何下手,就没办法去做。所以这就算“六个一”吧,可称之为“六个一”工程。

除此之外还要做一些工作,要编辑研究会成员的研究成果。30年来司马迁研究会的会员,不管老一辈的也罢,新加入的也罢,需要对取得的成果编一个目录。再一个呢,我想既然是纪念大会,每一个会员都可以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做一个展示,所以在明年纪念大会上,承办方陕西理工大学可以准备一个展览的地方,请会员们把自己的一些成果带到会上。另外的话,我们还要出版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在前面历届的年会上,陕西师范大学每一次都要给大家赠送一些新出版的著作。就我所知,大体上明年能够给大会赠送的书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李月辰整理的明代凌稚隆的《史记评林》,这是一部大书,准备赶在明年会前出版,现在稿子已经送到出版社了,校对了好几遍,正在完善之中。第二个就是刘彦青整理的清代吴见思的《史记论文》,部头也比较大,已经校过几遍,目前在出版社编辑中。第三个就是王晓鹃承担的国家课题《班马异同评》,已经结项,目前也正在准备出版。第四个就是高益荣老师整理的明代《锺惺评史记》,这个也在出版社校过几遍了,赶明年出来。还有高一农老师负责整理的明代许相卿的《史汉方驾》,稿子也已在出版社。另外,还有赵望秦老师编的《历代咏史记词曲》,等等。我想就陕西师范大学这方面来说,赶明年的会议之前,这些成果要拿出来,都能够在纪念大会上向大家赠送。另外像西安交大、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延安大学等高校,还有司马迁的故乡韩城方面都要有所准备。陕西理工大学作为主办单位也要想办法出一些书,不能只搭台子,自己不唱戏也不行,自己还得当主角,也要有学术成果。宝鸡文理学院这次是作为主办单位,下次就是客人,客人到主家去走亲戚,也得拿点礼品,明年也要拿出一些学术成果。陕西是文化大省,还有许多科研机构、文物考古单位、文艺单位等,所以各个单位都要积极准备,大家群策群力,既然是一个纪念大会,都要有成果,一定要有学术成果的展示。明年的纪念大会,应该是比较隆重的一次会议。以上即是今后工作中我说的第一项——明年的纪念大会。

第二个今后的计划,刚才王晓鹃秘书长已经谈到——我们的日常联络工作。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的队伍要不断扩大、壮大,希望我们各位会员能够积极地做介绍人,介绍各个方面热衷于司马迁和《史记》研究的同志参加研究会,不只局限于目前的人员范围,只要对司马迁研究、对宣传司马迁有兴趣的都可以参加。当年研究会刚成立的时候,副会长里面就有一个陕西电视台台长苟良先生。还有司马迁研究会成立之时的几个重要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现在改为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这都是我们这个研究会的老底子。会员的发展应该更广泛,不局限在高校,这一点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会员,尤其是理事,要“理事”,要操心啊,多吸纳新会员,壮大我们的研究队伍。

最后再说研究会的目标,这个目标我曾经说过,今天在这儿可以再说一遍。将来我们研究会的发展,空间上要形成纵横交错的格局。怎么样的纵横交错呢?我的设想是,从韩城出发,韩城到渭南,然后西安,然后咸阳,最后到宝鸡,各地都办过会,可以说东西这条线已经形成了。在这条线上,还可以再发展,如杨凌,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北这条线也已经初步形成了,北边延安大学已经开过学术会议,这条线北边已经打通了,再发展的话就是铜川,延伸的话就是榆林。榆林也有我们理事,遗憾的是这一次没有能够参会。然后往南的话就是汉中,汉中已经打通了。“张骞通西域”,张骞就是汉中人。所以南北这条线已经基本上打通了,需要的就是再延伸。陕南这条线可再往安康延伸,安康也有我们的理事啊,这次也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来;还有商洛,商洛学院也办过会,我们理事里面也有商洛的朋友。纵横交错的这样一个空间,已经基本上形成,希望我们再延伸!尤其是南北这条线,要往铜川、榆林,往商洛、安康方向发展。我们作为一个省级的研究会,如果形成这样一个格局的话,可以说是比较圆满的。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小目标,更远的目标,要向全国进军,向世界进军,这需要在座的各位继续努力,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后面发力就要靠你们了。大家共同努力,不断推进我们研究会的事业向前发展!

谢谢大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