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一项宏大的地方文化传承工程

时间:2019-07-28   浏览:2319
 

——《毓秀龙门》丛书编辑出版始末

 

经过四年辛苦编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毓秀龙门》丛书终于出版。

72日,当丛书主编秦忠明手捧新书来到韩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双年的办公室,姚双年对《丛书》爱不释书,认真摆放在书架上。他无比欣慰地说:“老秦,你们辛苦了,你们为韩城人民办了一件惠济当今,砥励后人的大好事、大实事,我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韩城人民谢谢你们。”

走出政府大楼的那一刻,秦忠明如释重负、步履轻松。抬起头来,太史园广场上史圣——司马迁的雕像庄严肃穆。那一刻,他突然心生感激,他从内心里感谢脚下这片浸润着先古遗风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赋予了《毓秀龙门》丛书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感谢市委、市政府给了自己这次难得的机遇,让他可以和大家一次次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无比熟悉的家园;可以一次次在品尝文化圣餐中享受家的温馨和快乐;可以一次次在心灵的洗礼中传承名城文化的精神和情怀。

    说起《毓秀龙门》丛书,时间还要追溯到1995年。

当年,时任韩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的秦忠明和一位市上领导到渭南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领导让他准备礼品,他跑遍了韩城的大街小巷,却发现能代表地方特色的礼品只有大红袍花椒、红把苕帚和郭沫若的诗碑拓片。这些与文史之乡、文化名城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无奈之下,他不惜重金购置了一套文房四宝。那一刻,他的内心变得非常沉重。

时间就在忙碌中溜走,一幌十年过去了。十年来,韩原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来韩城的宾朋越来越多,接待宾朋也就成了政府办的一项重要工作。韩城自古礼仪之乡,回赠宾朋能代表韩城特色的礼物成了各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十年过去了,却依然是“老三样”——大红袍花椒、红把苕帚和郭沫若的碑拓。每每想起这些,秦忠明的心中隐隐作痛。

改革开放以来,韩城的不少有识之士忆韩城、写韩城、颂韩城、赞韩城,他们在不同行业、不同的文化领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韩城的变迁和追寻着这片热士上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在这方面,近几年,韩城市委、市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编撰了《韩城市志》、《韩城文物志》、《古老的韩城》、《韩城文史资料汇编》、《韩城画册》等大量文献。缺少的只是将这些内容有机的整合起来,编撰出版一套全面反映韩城古今的系列丛书。

2002年8月,秦忠明退居二线。编撰一套韩城地方文化系列丛书想法油然而生,他带着这一想法与共事多年的韩城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樊健吾、王安全、张胜发、韦武周等人商酌,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并表示鼎立协助。

于是,秦忠明立即将这一想法向时任韩城市委书记王晓明、市长刘新兴汇报。市委书记王晓明当即表态:“好事,市委支持你。”市长刘新兴也畅快地说:“编撰一套《韩城地方文化系列丛书》,是政府近几年想干的事,你们这些退下来的同志有这一兴趣和要求,这无疑对促进韩城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政府全力支持。”

经过认真筹备,20046月,韩城市委、市政府发文安排,将编辑《韩城地方文化系列丛书》作为一项德政工程,列入事项,成立了编委会和编辑部。明确由张建华负责组织协调,党福勤、孙升负责策划组织,秦忠明负责编辑部日常工作。并召开了专题会议,动员安排部署,全力推动,编撰很快步入正轨。

韩城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积淀着非常深厚的文化遗存和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这一切都是先辈留给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但近几年,一些学识渊博的老前辈相继谢世,一些宝贵的原始资料随之失传。因此,抢救、挖掘韩城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也成为韩城文化界人士的共同心愿。当得知编撰《韩城地方文化系列丛书》时,社会各界人士关心过问,鼓励支持。上门询问情况、提供资料者络绎不绝,诸多贤人志士主动请缨,踊跃承担撰写任务。经过认真考虑,综和方面因素,最后商定由秦忠明、樊健吾、王安全、冯学忠、程宝山、吴乃学、郭德元、张胜法、薛万田、党康祺、韦武周、解云海等12名同志参与编撰工作。

20048月,编辑部召开会议。将《丛书》定名为《毓秀龙门》,旨在昭示韩城文化之古老、厚重、深邃、诱人。分《韩城史话》、《名人轶事》、《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名言家训》、《风俗民情》、《韩原咏颂》、《名城古联》、《革命史话》等九册。采取委托约稿的方式,将各分册的撰写任务落实到人。党康琪、薛万田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负责编撰《韩城史话》;张胜发潜心研究韩城名人、名言,负责编撰《名人轶事》、《名言家训》;郭德源研究积累大量的民俗资料,负责编撰《风俗民情》、《民间传说》;程宝山在韩城文物古建研究方面堪称权威,负责编撰《名胜古迹》;冯学忠是现今韩城文化研究方面的权威,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诗词、楹联,负责编撰《韩原咏颂》、《名城古联》;吴乃学潜心研究韩城近代革命史,负责编撰《革命史话》。樊健吾、王安全从政资深,综合能力强,文字功底深,负责统稿总篆。

面对堆积如山、内容庞杂的资料,如何选稿,怎样统稿,怎样让九册图书相得益彰、又自成一体,成为摆在编辑部面前的一大难题。编辑部多次开会研究,并请教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最后形成共识。编撰《毓秀龙门》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史料性。充分尊重历史的真实性,见诸《韩城史话》、《革命史话》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对于“史无定论”或尚在探研中的问题表述要留有余地。二、可读性。轶闻趣事、诗词楹联等的遴选,必须体现出内在价值,集韩城文化之大成。三、时代性。全书内容必须体现地域文化之特色,同时要赋予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文化的内涵相附会。《丛书》从沿革史话入手,贯通古今,描绘韩城历史发展轨迹,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韩城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共识达成,可真正做起来,才发现难上加难。

编辑人员大多是韩城政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都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但隔行如隔山,编写文化丛书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项陌生的工作,是一次新的挑战。为此,秦忠明和大家走上了一条艰难的自学之路。他们借来了韩城《文物志》、《水利志》、《县志》、《市志》、《地名志》等大量历史资料,搜寻了大量先贤和今人撰写的书刊,而且还借阅《二十四史》、《上下五千年》,以及中学生的历史课本等历史书籍,大家一起认真学习。为了上网查阅资料,秦忠明开始学习电脑,近六十岁的人了,小时候学的拼音字母早都忘得差不多了,很多时候,为了输入一个字,他首先用笔划查字法从字典上将拼音查出来,然后再按拼音输入电脑。他完成一篇稿件,往往需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时间与精力。

天道酬勤,在编撰文化丛书方面大家渐渐如鱼得水,越钻越有劲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探索和积累,使他们由一个“门外汉”,成为一个个行家里手。就拿《韩城史话》一书来说,该书记述了史前至1949年之间,韩城历史文化孕育、发展、形成、张扬的全过程。在编撰过程中,编者用自己对华夏文化的理解,浓缩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粹,展示了先辈造就文史之乡的生动实践,解读韩城一幕幕生动的历史和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按照他们出场的先后次序,用社会文化的线索串联,并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把历史文化的撰述从一个狭小的侧面引向广阔的大千世界,便读者能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足迹,从容地感受、畅游韩城的历史。这一编撰方式让不少行家学者拍手叫绝,纷纷称赞此册书可成为韩城中、小学生学习历史的教课书,是行政工作人员为政一方的案头工具书。

在书稿的编撰过程中,大家劲头十足,对工作严格要求。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仅如此,他们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已达到了精益求精乃至苛刻的地步。为了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编撰人员经常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城乡各处,实地考察全市的山、河、川、洼和地貌状况。在涉及到的历史资料,除了到民间查访外,还翻阅大量古籍,对原始资料细细筛选,逐一核对。有时候,为了核查一个历史典故的真实性,骑自行车到乡村百姓人家查访。在掌握大量准确、详实的资料之后方才下笔。遇到学术上的问题和历史疑难问题,他们召开座谈会,互相通气、共同协商。必要时,不辞辛苦,背着几十斤重的稿件到渭南、西安虚心向专家请教。

搞文案工作的人都知道,“劳心甚于劳力”。脑力劳动是最耗费心血的,“熬夜如同熬心血”,长期的工作,耗费了编撰人员大量心血,而他们就像一架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几乎是时刻不停地在运转着。他们中间绝大数是年过六旬,有的已年过七旬,他们不累吗?他们也很累,可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就想起编撰初期,市民踊跃送资料的场景和期盼的眼神。在那一刻,朋友、领导和许多素不相识人对他们的支持与鼓励,也就变成了助他们前行的动力。从此,秦忠明和他的同仁们更像一头不知疲倦的垦荒牛,永不停歇地默默耕耘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2月,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毓秀龙门》初稿出炉。为了使《丛书》更加炉火纯青,秦忠明又赶赴省城,邀请西北大学的9位专家学者对书稿件进行审阅、把关,并根据专家学者的意见再次进行了修改。20089月,韩城当代文化建设史上最大的文化传承工程,在历经四年的苦心编撰后,一百多万字的《毓秀龙门》终于定稿了。陕西人民出版社对《毓秀龙门》丛书赞赏有加,说:《毓秀龙门》承载韩城文化之厚重“在陕西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是不可多得”。为了保证出版质量,出版社专门安排了四位老教授对此套丛书进行编辑、审阅和修改,并先后进行了四次校对。书稿送给国务院学部委员、著名古典文学家霍松林教授,已耄耋之年,每有人请他作序均谢辞,看到韩城人不畏艰难、精心编撰《毓秀龙门》,霍教授十分欣赏,称其是“地方文化丛书之精品”,是做了一件福泽后世的好事,破例为此书作序,不酬分文。书稿送给中国思想史研究会会长、著名人文学者张岂之教授,张教授爱不释手,将其中他喜欢的三本书稿留下,忍受着手臂骨折的痛疼,写下“为我国区域文化的研究和普及作出了贡献”的题词。

20097月初,这套韩城几代人用心血与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一面世,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大家互相传颂着韩城文化建设史上的这一盛事,为韩城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拍手称快。

《毓秀龙门》丛书终于出版发行,这一壮举必将在韩城文化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韩城人民不会忘记为编撰此书辛勤工作过的领导和编辑人员,也不会忘记郭景山、梁建仓、高民权、高凤龙、薛福寅、吉章娃、党浪勇等一批知名企业家对丛书出版的慷慨资助。

 

 

 

 

 

 

 

风追司马 福泽后人

本报评论员

从樊厚甫的《韩城乡土志》到秦忠明牵头主编的《毓秀龙门》,韩城人终于跨越了历史的时空,完成了一项规模宏大、前无古人的文化传承工程,实现了文字记载与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对接。

韩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史之乡。不论是作为核心的古城,还是建筑活化石的党家村,一砖一瓦都有深刻而奇妙的文化符号。韩城人身上流淌着文化的血液。自古至今,崇文,是韩城人骨子内固有的基因遗传。

然而,多少年了,不论是《韩城乡土志》,还是现代新编的《韩城市志》以及民间众多的著作,都像是韩城文化散落的珍珠,从来没有一条长线把它们串起来,挂在韩城人的心中,去领略,去体会,去传承。许多有识之士每每谈起都觉得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憾事。

盛世修志。《毓秀龙门》丛书问世,首先得感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没有韩城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就没有了这套系列文化丛书的面世。再是要感谢韩城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抓文化大工程,为韩城文化建设书写了史诗性的精彩篇章。

在韩城这块热土上,自古就不乏史家之笔。先辈汉太史司马迁一部《史记》震惊中外。后人风追司马,历经数载,完成了《毓秀龙门》。我们有理由相信,韩城人民一定有能力、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把黄河畔上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和新兴的工业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者:宁永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