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迁与《史记》

#

不朽的《史记》| 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

时间:2022-03-07   浏览:681
 

20.jpg

中国古代“三不朽”的观念影响颇大,其中之一就是“立言”,即通过著书立说达到不朽的目标。每一个作者,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经典,流芳百世。

司马迁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完成《史记》,也有自己的目标,以期达到不朽,所谓“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因而发愤著书,“藏之名山”。应该说,司马迁的这个愿望是实现了。

司马迁的《史记》,经过两千年的经典化过程,不仅是史学经典,而且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具有不朽的魅力与生命力。

它具有百科全书的特点,无论哪个阶层、哪个领域的人,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陶冶自己的情操。它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已超越时间、空间,走向永恒。

《史记》文学经典化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从垂直接受的角度看,汉魏六朝是《史记》文学接受和经典化的起步阶段,唐宋是确立期,元明清是巩固期,近现代是加强期,当代是传播接受和经典化的新时期,它们形成了《史记》文学传播接受及经典化的“时代之链”。

每一时代的接受以及经典化,既受前代审美经验的影响,也受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如印刷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接受群体的扩大;唐宋古文运动、明代的复古运动等文艺思潮直接影响了《史记》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城市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接受主体、审美观念等的变化;科举考试等制度文化也影响接受主体的变化。

我们通过《史记》文学经典化过程可以看出,每一时代的接受及经典化,具有不同的形式、特点。如唐代的散文和咏史诗、宋元的讲史小说、元代的戏剧、明清的演义小说、当代的新媒体等。

另外如《史记》选本、古文选本及“评林”等也是传播与接受的重要形式。每一时代的接受,不只是单纯的接受,还在于进行新的发展、创造。

古代的各种传记以及现当代的传记文学,既接受了《史记》的传统,又进行新的创造。

后代接受中还以《史记》为原型母题,创造出许多新的文学主题,如侠义主题、复仇主题等。

从接受群体来看,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期待视域。散文家把《史记》当作“古文”楷模,看重它的审美作用;小说家、戏剧家则把它当作取材的宝库,看重它的娱乐与教化作用,等等。

当然也存在“去经典化”倾向。《史记》中隐藏着巨大的读者群,潜伏着极多的“空白”,不同的读者从中会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的收获

经典化的过程,读者始终是主体。

每一时代的接受,读者不仅参与了《史记》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创造,而且这种接受还会转化为一种社会实践,对读者的实际行动产生影响。

《史记》中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乃至于下层的游侠刺客等,都给后人的行为产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影响。

由于《史记》独特的魅力,海外读者也对《史记》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外对《史记》文学的接受以及经典化,日本最为突出。隋唐以来,日中文化交流频繁,《史记》传入日本,并对日本的政治、文化、教育等产生深远影响;从接受角度看,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接受对象、接受方式等与中国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从汉代起步,到近现代写入中国文学史,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经过不同时代的读者认可,其经典榜样已经树立。

20世纪后期,对《史记》文学特征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深入,而且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史记》在海外的影响也日益广泛。

从《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可以看出,《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是与其史学经典的建构密切相关,起步阶段比较艰难,唐代以后,其文学价值逐渐得到挖掘和普遍认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与史学经典的建构过程基本一致,但由于是文学家视域中的《史记》,所以又与史学的经典建构有不同之处。

经典建构过程是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等有密切关系,如唐宋古文运动、明代复古运动等。

经典建构过程也是多元化的,从建构方式说,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明显的,有隐蔽的。从体裁说,传记、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不同的文体都从《史记》中汲取营养,又促进《史记》进入这些文学家园之中。从建构的读者层次来说,既有文学家的学习、评论家的引导、文选家的传播,也有普通百姓的欣赏与接受。

经过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对《史记》的消费与接受,《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得以建构,并愈来愈稳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