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史记》版本知多少--陕西司马迁史记博物馆

时间:2019-08-20   浏览:2338
 

题记:坐落在《史圣》故里的陕西司马迁史记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有关司马迁与《史记》的专题性非国有博物馆,也是韩城市档案局挂牌设立的《史记珍品档案馆》。举办者旨在《史记》文化的收藏、保护、研究、利用,着力将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史记》文化、力求准确地传达给公众,籍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自觉、繁荣文化事业。

《史记》,是中华民族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自杨恽对外传布,至今已两千多年。东汉始就有人为之作注,今传世的《史记》注本有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史称《史记》三家注,各自成书,至北宋始合为一编。

宋代以前《史记》系抄本,现存有六朝抄本、唐抄本等,均为残本,有原卷照相存藏。

北宋刻刊的第一部《史记》是《史记集解》单刻本。今存有十行本、十四行本、十二行本、九行本。

十行本。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刊刻,半页十行,每行十九字。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国子监据淳化旧本重刊,流传至今。

   十四行本。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刊刻,半页十四行,行二十四至二十七字不等。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复刻。

  十二行本。南宋绍兴十年(1140)邵武朱中奉刊刻,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二字。是《史记》第一部私刻本。

九行本。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淮南路转运司刊刻,半页九行,行十六字。

《史记索隐》单刻本,传世仅有明崇祯十四年(1641)毛晋刻本。

《史记集解》、《史记索隐》二家注合刻本,分别为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建安蔡梦弼刊本,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张杅刊本,南宋淳熙八年(1181)澄江耿秉刊本,蒙古中统二年(1261)平阳道段子成刊本,计四种。

《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家注合刊刻本,现存所知最早的完整版本是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5)建安黄善夫刊刻本,仅有两部存世。一为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所藏一百三十卷本;一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存六十九卷本。

此外,有元·彭寅翁刻本,明·廖铠刻本、嘉靖三刻本、南北监刻本,清·武英殿刻本、金陵书局刻本,和《史记评林》《史记志疑》等。

彭寅翁本。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88)安福彭寅翁据黄善夫本刊刻。

廖铠本。明正德十二年(1517)廖铠据黄善夫本翻刻,是明代刊刻的第一部《史记》三家注本。

嘉靖三刻本。首刻:嘉靖四年至六年(1525—1527)金台汪谅据黄善夫本刊刻。次刻:嘉靖四年至六年(1525—1527)震泽王延喆覆刻。三刻:嘉靖十三年(1534)明王室朱维焯据黄善夫本刊刻。

南北监本。明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均刻《史记》三家注本,世称南监本、北监本。南监本有三种:分别为明嘉靖九年(1530)南京国子监祭酒张邦奇主持刊刻,此本以元大德九年(1305)所刊《史记集解索隐》二家注本为底本,合入《正义》注文而成;明万历三年(1575)南京国子监祭酒余有丁主持的刊刻,此本以嘉靖九年本为底本,但校勘不精,且对三家注文多有删削;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南京国子监祭酒冯梦祯主持的刊刻,此本以嘉靖九年本为底本,恢复了被余有丁删削的三家注文。北监本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北京国子监祭酒刘应秋主持的刊刻本。

·武英殿本。有康熙刊刻本、乾隆刊刻本。清康熙四十年(1701)《重修二十一史》刻本。此本据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南京国子监祭酒冯梦祯主持的刻本(南监本)刊刻。清乾隆四年(1739)据明北监本刊刻,是清代官刻《二十四史》之一,亦称“殿本”。

·金陵局本。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金陵书局请张文虎主持刊刻,故称“局本”。此本《史记》正文以明毛晋所刊《史记集解》本为底本,参考钱泰吉等人的校本及众多古刻本、时本,吸收《史记》研究的最新成果,考证异同,择善而从,是清代后期比较好的刊本。

·萬曆《史记评林》刊本。凌稚隆著、李光缙增补。集《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萬曆丙子五年(1577)由凌氏家族刻刊。《史記評林》收錄近150多位學者的研究成果 ,可謂继《三家注》以后最完整且權威的版本。堪称明代前文人评《史记》之集大成。日本根據明萬曆六年刻本為底本所刊《史記評林》版本有五种之多。

·乾隆《史记志疑》刊本,清人梁玉绳撰,乾隆五十二年(1787)刊刻。

日本学术界研究《史记》的释本、译本颇多,择要有《史记觿》《标注史记读本》《史记会注考证》《史记会注考证校补》。

《史记觿》5卷/部。(日)浪華 合書房梓—1756年刊刻

《标注史记读本》21卷/部,(日)广济堂藏版,广部鸟道—1882年刊刻

《史记会注考证》10卷/部、《史记会注考证校补》9卷/部,泷川资言撰著、水泽利忠校补,1934年刊印。该书引用中日典籍上自盛唐、下迄近代,计一百二十余种,其中中国人著作一百零几中,日本人著作二十几种。别择缀辑,并时作考证。堪称《史记》研究集大成。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是国务院组织国内专家集中校点《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目前通行的精善之本。

《史记会注集成》14卷/部,2005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张大可、安平秋、俞樟华领衔主编,系统全面总结《史记》问世两千多年来“史记学”的发展状况及历程。“融古今中外成果于一篇,聚当今时贤于一堂”。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修订本。2013年中华书局出版。修订本仍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以原点校本为基础,进行全面梳理甄别,适度、适当修订完善,统一体例,弥补不足,还附有校勘记。

《史记通解》9卷/部,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张大可、丁新科通解。通解毅然打破传统的方法,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创造了本书的新体例。

《司马迁史记博物馆》馆藏《史记》古籍版本七种十一部。现择要简介如下:

南宋黄善夫刊本三部。日本国立馆馆藏本复原本(古线装)48册/6函,日本汲古书院原卷照相本8册/部,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2册/部。这三部版本既系统记载了黄善夫刊本繁衍的历史面貌,相得益彰,又便于学术研究与利用。

明万历《史记评林》三部。《史记评林》25册/部,(日)八尾甚四郎友春1673年刻本,《增订史记评林》25册/部,(日)鶴牧修來館1869年刻本。《校字史记评林》50册/部(日)奥田遵校正,大阪八尾1879年刻本。

清康熙《史记》殿本一部。清顺治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以明万历二十四年南监本为底本刻刊。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这是明末刻本中的精华,明末清初天下最通行的版本。康熙四十年(1701)以汲古阁刻本为底本刻刊,此本原刻本极为少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一部。本馆藏原刻本20册/4函。

清乾隆《史记》殿本一部。乾隆四年(1739)据明万历二十六年北监本为底本刻刊,是清代官刻《二十四史》之一。此本原刻、翻刻已不多见。国内各大图书馆藏有此本影印本。本馆藏台湾艺文印书馆影印本一部。

清乾隆《史记志疑》粱氏刊刻本一部。清人梁玉绳考证《史记》内容图书,为后来研读《史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尤其是他们的钻研精神令后人感叹不已。最早刻本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因是初刻,弥足珍贵。本馆藏有粱氏原刻本一部

《标注史记读本》21册/部,(日)广济堂藏版,1882年刊刻此书配有两周及秦汉地理图,弥为珍贵。

《史记觿》5册/部。(日)浪華 合書房梓,1756年刊刻此书补《史记三家注》的不足,注释简明,被《史记》学术研究界称为是很好的参考书。本馆藏有原刻本,弥为珍贵。

还有《史记会注考证》《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史记研究集成》《史记通解》等近代和当代研究专著和版本部。


返回